【掌上長沙 】2025年全國非公眼科年會:愛爾眼科角膜病診療技術引領行業前沿,多項突破彰顯學術實力
7月26日至27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眼科專業委員會第9屆學術年會暨全國臨床眼科年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召開,本次大會以“AI領航 社會辦醫眼科智能診療新變革”為主題,開設了屈光手術、眼底病、白內障、手術視頻及復雜病例手術視頻專場、眼科影像&人工智能、AI專場、醫院管理、眼科產業鏈、青光眼、眼視光、眼外傷、淚道、角膜病、眼科護理等14個專題論壇,全面覆蓋眼科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及恢復期管理等全流程環節。
本次大會中,角膜病學術版塊尤為引人關注。在2025年全國非公眼科年會上,愛爾眼科集中展示的十余項角膜病領域學術成果,憑借硬核技術實力與創新突破,彰顯了其在該領域的前沿水平,成為行業焦點;同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等機構的多位專家也帶來了精彩學術報告,共同為行業發展注入活力。
角膜手術:從技術創新到預后保障,全方位領跑
在角膜手術領域,愛爾眼科展現出技術創新的領跑姿態。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角膜及眼表學組組長、角膜病研究所所長李紹偉教授提出的角膜內皮移植手術優化方案,通過角膜繃帶鏡的創新應用,不僅降低術中角膜內皮損傷風險、提高手術成功率,更突破傳統手術適應證限制,讓復雜病例也能獲得治療機會。
在手術預后與并發癥防控上,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角膜病學組青年委員呂芳奇醫生的《角膜內皮移植術后人工晶體混濁的臨床研究》,明確親水性人工晶狀體更易發生混濁,且炎癥和反復注氣是主要誘因,為術后并發癥防控提供了精準依據。成都東區愛爾眼科醫院魯靜醫生分享的《后彈力層角膜內皮移植(DMEK)術后巨細胞病毒(CMV)角膜內皮炎1例》,詳細梳理了誤診原因與診療要點,提醒臨床警惕“術后排斥反應”假象,避免角膜移植失敗,為罕見術后問題提供了參考借鑒。
針對眼外傷與特殊角膜疾病,漢口愛爾眼科醫院諶丹醫生在《焦土中孕育的光明——眼化學燒傷晚期并發癥的破局之法——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中指出,該手術能有效改善和穩定眼燒傷晚期的眼表,其中角膜緣干細胞種植術以zui小創傷實現zui大功能重建,聯合治療可顯著提升患者視覺效果與生活質量。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白杰醫生的《不同方法治療急性圓錐角膜的臨床療效的回顧性分析》則證實,角膜后彈力層前縫合聯合前房注氣術(CSAI)、CSAI術后擇期板層角膜移植術(LKP)或穿透性角膜移植術(PKP)均可有效治療急性圓錐角膜,改善患者視力。
強勁的學術實力,離不開愛爾眼科多年來在角膜移植技術上的深厚積累:完成國內首批 EndoArt? 人工角膜內皮移植術,國內首例飛秒激光表層鏡片術、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及角膜內皮移植術。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近40位角移手術醫生,平均每年為超千位角膜盲患者帶來光明。
疑難角結膜病:從精準診斷到創新療法,構建診療閉環
面對種類繁多、治療復雜的疑難角結膜病,愛爾眼科以“精準診斷+創新療法”不斷破解臨床難題。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王琴醫生的《脫細胞角膜基質透鏡的制備及作為藥物緩釋載體在真菌性角膜潰瘍中的應用研究》發現,脫細胞處理能增加角膜基質透鏡膠原纖維空隙、提升載藥量,使其可作為抗真菌藥物伏立康唑的緩釋載體,為真菌性角膜潰瘍治療開辟新路徑。
診斷技術上,長沙愛爾眼科醫院黃偉醫生的《感染性角膜炎的臨床特征、病原譜及宏基因組測序診斷價值分析:一項來自中國眼科專科醫院的回顧性研究》顯示,173例患者中該病以真菌感染為主,手術干預比例較高,而宏基因組測序(mNGS)可作為疑難病例的重要補充診斷手段,凸顯了前沿檢測技術在精準診療中的核心作用。
針對混合感染與罕見病例,哈爾濱愛爾眼科醫院牛曉霞醫生分享的《一例真菌合并阿米巴感染的病例報告》,強調早期鑒別病原體的關鍵意義,其提出的 “聯合用藥+手術干預”方案有效改善預后,為復雜感染性角膜炎提供了診療范本。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竇澤夏醫生的《微孢子蟲性角膜炎一例》中,針對一例反復發作的疑難角膜炎,通過仔細觀察分析并提取患者雙眼角膜上皮病灶進行宏基基因檢測及刮片細胞學檢查,zui終確診為微孢子蟲感染。經雙眼局部抗微孢子蟲感染治療后病情快速緩解,展現了對罕見感染性眼病的精準識別與高效應對能力。
在特殊人群角膜病治療上,愛爾眼科的研究更具人文關懷。暨南大學附屬東莞愛爾眼科醫院角膜及眼表科主任葉健章醫生的《胰島素滴眼液治療伴有糖尿病的持續性角膜上皮缺損的有效性》研究顯示,該療法效果顯著且無不良反應,較自體血清更具優勢,為糖尿病患者的角膜健康提供了新選擇。福州愛爾眼科醫院莊靜強醫生的《局部胰島素滴眼液治療難治性角膜上皮損傷20例病例分析》則進一步證實,該療法可作為難治性角膜上皮損傷的一線安全有效用藥,拓寬了臨床治療選擇。
慢病管理:聚焦干眼,以炎癥防控守護眼表健康
近年來干眼癥發病率持續攀升,慢性眼表疾病管理成為行業關注焦點。鄭州愛爾眼科醫院徐玲玲醫生的《0.05%環孢素聯合3%地夸磷索鈉對飛秒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后干眼的治療》指出,0.05%環孢素通過抑制眼表炎癥緩解癥狀,3%地夸磷索鈉可增加淚液分泌、提升淚膜穩定性,更適合術后淚膜破裂時間短的患者,為屈光術后干眼治療提供了精準方案。
實際上,在干眼診療領域,愛爾眼科布局深入。自2015年起,成立了干眼門診,并于2021年升級為“干眼診療門診”,截至2025年5月,已在全國530家醫院設立此門診。這些門診由專業醫療團隊,包括眼科醫生、理療師、專科護士等組成,為患者提供科學的分型診療服務,年均強脈沖光治療量超15萬人次。愛爾眼科角膜及眼表學組專家還參與編寫我國干眼診治專家共識。此外,愛爾眼科于2020年發起“1010干眼關愛日”,搭建慢性病防控體系并開展科普公益,還出版了首部干眼科普漫畫書及英文版全球發行。
此次年會上,愛爾眼科多名眼科專家在各論壇中分享的前沿成果,橫跨學科建設、管理創新與臨床技術突破等多個維度,不僅彰顯了社會辦醫在專業領域的深厚積淀,更以實踐探索為行業樹立了創新標 桿,持續為社會辦醫的高質量發展賦能,推動眼科醫療服務向更精準、更高效、更普惠的方向邁進。
轉自掌上長沙:
https://www.icswb.com/h/204/20250731/938823.html